English

北海力塑对外开放新形象

用好用足对外开放这一品牌
2000-09-17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刘昆 通讯员董晓燕 我有话说

本报南宁9月15日电(记者刘昆通讯员董晓燕)机场新候机楼破土动工,全长652公里的桂海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水陆联运中心开始兴建……这些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工程,日前在北海市开工或竣工,标志着北海在树立新形象,谋求新发展上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位于我国南海北部湾畔的北海市,是国家1984年确定的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九十年代初的短短几年间,北海抓住对外开放的机遇,完成了由一个边陲小城到现代化港口城市的飞跃。独特的区位优势,热火朝天的房地产炒作,使北海一度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但此后北海经历了长时间的沉寂。

北海人一直在思考、寻找自身发展的新机遇、新路子。

江泽民总书记10年前视察北海时曾欣然题词:“后起之秀,前途无量”。他同时又告诫北海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加快西部开发的新时期,北海的优势在哪里?一场“西部大开发,北海怎么办”的大讨论,使北海人少了浮躁,树立起新的开放观、优势观、人才观、发展观,开始脚踏实地把北海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办好。市委书记温卡华和代市长刘君认为,对外开放是北海最好的一块“品牌”,是北海的振兴之路。用好这一“品牌“,关键是要夯实基础,下工夫改善投资建设的软硬环境,在更高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实现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北起桂林、中经柳州和南宁、直奔北海,再经北海连接世界的桂海高速公路的全线建成,使北海在拥有机场、港口和铁路的基础上,又拥有最便捷的陆上快速干道,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海陆空”交通优势的城市,它使广西乃至整个西南地区走向大海的进程缩短了。北海国际水陆联运中心一旦建设成功,将是广西唯一的集公路运输与海上运输为一体的现代化交通枢纽中心,日旅客发送量可达1.2万人次。日前正式动工的北海机场扩建工程,总投资为3.08亿元,是国家西部开发的重点项目,由中、英、法联合设计,建成后年旅客吞吐量达270万人次,并将成为北海门户富有特色的标志性建筑。

随着银河电子公司二期工程等一大批高科技项目的实施,北海在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高科技产业扩展到电子信息、生物与制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其中年产各类片式电阻器及电阻网络近500亿只的生产能力,将使北海成为我国最大的片式电阻器生产基地。

为了不断扩大开放,北海着力改善投资软环境,提出:“人人都是投资环境”,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塑造现代化城市新形象。选择一批在北海有发展潜力,又不污染环境的项目,建立项目库,对外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作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北海,多年来环境质量一直保持较好水平,近海水质大部分保持国家一类海水标准。在国家公布的城市空气质量测评结果中,名列全国第一。他们坚信,梧桐树种好了,巢筑美了,不愁凤凰不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